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用创新思维打好老旧小区改造攻坚战
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惠民生扩内需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,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、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近年来,佳木斯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践行“人民城市人民建,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理念,全面落实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,无论在资金投入额度还是改造项目数量、质量上均在全省名列前茅。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持续开展,原来的“老、破、小”焕然一新,居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,极大地增强了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一、摸清底数、充分论证,合理使用旧改资金
旧城改造作为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存在于城市发展之中,对改善群众居住条件、提升城市形象、促进地区发展意义重大。为确保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,市财政部门与住建、发改等部门密切配合,切实做好项目排查、申报、资金筹集等工作。一是深入调查摸底。经统计,佳木斯市主城区2000年以前建成的楼房共2019栋、13.41万户、998.1万平方米。依托国家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的政策优势,结合城市总体规划,计划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全部改造完毕。二是合理安排时序。扎实开展可行性研究工作,统筹重点制定各年度实施方案,确保改造工作高效开展。2019年改造13个项目,2020年32个项目,2021年69个项目,2022年61个项目,四年累计完成急需改造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75个,楼房1,685栋,涉及居民11.22万户,面积870万平方米。三是强化资金保障。通过争取老旧小区国省专项补助资金和一般债券资金,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供有力资金保障。
二、依托政府、长远谋划,统筹推进科学施策
充分利用国家及省政策,抢抓机遇,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上升转变为城市更新升级的有利契机,为佳木斯市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。一是注重统筹协调。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为组长,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,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为成员的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,制定了《佳木斯市老旧小区改造管理办法(试行)》,从前期工作、计划管理、资金管理、建设管理、项目监管等落实落靠职责。财政部门深度参与项目计划,指导各区制定匹配资金筹措方案,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各区完成旧改工作。二是完善资金筹集机制。市财政局主动配合住建部门率先吃透政策,下沉到社区参与推进小区改造前期工作。指导区政府履行主体责任,按照“政府投入、社会参与、专业单位出资、受益业主合理出资”的原则,研究建立改造费用分摊机制,制定居民合理分担办法,形成居民出资、单位投资、市场运作、财政奖补等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,通过自筹资金解决老旧小区改造资金缺口问题。因地制宜,科学测算,确定受益居民每平方米出资20元的分担标准。三是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监管。财政部门深入工程现场,了解工程进展情况,督促加快支出进度,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。聘请第三方开展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绩效评价工作,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管理,项目收益、资金管理三方面进行考核,对改造全过程,改造成效及群众满意度进行客观公正评价。积极培养居民家园共建意识,调动居民参与到老旧小区改造和质量监督中来,使“共建共治共享”理念深入人心。
三、创新发展、打造亮点,拓宽经济增长空间
为了不断提高群众生活与居住品质,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切入点,全力推动城市“六横三纵”布局,更新打造特色街区,推进城市更新和开发建设方式转型,推动惠民生扩内需,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。一是着力打造特色街区。佳木斯市坚持保护优先,注重历史传承。在改善居住条件、提高环境品质的同时,展现城市特色,延续历史文脉。重点打造市域9条特色街区,实现“六横三纵”整体布局。目前结合旧改打造的义兴老巷、时光里美食街、油坊胡同、春光巷小吃街全部揭牌营业,已成为居民乐享生活、品尝特色美食的网红打卡地。在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同时,也保留住了城市烟火气和人情味。二是支持加装室外电梯。由于佳木斯市具有人口老龄化较重、老旧小区居住老年人较多这一城市特点,借老旧小区改造契机,对居民加装电梯意愿强烈的小区进行加装电梯。由于电梯成本较高,居民每户分摊资金较大,为解决百姓实际困难,资金采取区政府补贴、电梯公司让利和居民分摊方式合力解决。居民分摊部分可以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,既破解了资金问题,同时也调动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。三是规划建设立体停车场。前进区顺和小区改造引进全市首例立体停车场。考虑到东北地区的极寒气候,整体采用“暖库”形式建设,进行供热与封闭处理,车库实际操作简便,以刷卡停车+键盘操作进行取车,方便快捷。设备种类为“升降横移式”立体停车设备,整体结构为2层,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停车要求。项目资金采取多元化组成,由立体停车场厂家出资一部分、地勘六院出资一部分、社会企业出资三部分组成。建成后的管理模式将采取谁建设谁管理,能够保证设备的后续维护和可靠运行。该模式为老旧小区治理“停车难,交管难”问题,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创新思路。
附件下载:
相关文章: